药食同源
——吃货必修的以食养生
文/穆建聪 朱寅
两年前,偶尔路过磐安,品尝到了一道药膳——桑叶炖豆腐。我当时很好奇,桑叶不是给蚕宝宝吃的吗,再就是我爸降血糖的药方里见过,怎么还能做成菜?
其实是我少见多怪了,桑叶既是药物也是食物,即我们常说的“药食同源”。桑叶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健康食品,炖个豆腐只是小意思,有“丝绸之府”美誉的湖州,还把桑叶玩出了大产业。
桑基鱼塘,天人合一
早在春秋战国时代,湖州的先民便发明了“桑基鱼塘”这一农业生态循环系统。“塘基上种桑、桑叶喂蚕、蚕沙养鱼、鱼粪肥塘、塘泥壅桑”,如此一来,桑鱼两利,对人类和自然都是极好的,天人合一便是桑基鱼塘最朴实的理念。
航拍桑基鱼塘
年前,我们慕名来到湖州南浔区的千年古镇——荻港,这个古镇是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、最大,也是保留最完整的区域。与我们幻想中的“湖光潋滟,桑叶沃若”不同,冬天的荻港只剩下了“湖光”,桑枝早已是光秃秃的了。原来每年只有三月到十月,才能看到桑叶挂满枝头的场景。
十分荣幸,我们请到了湖州市桑蚕首席专家研究员楼黎静老师做“向导”。6万亩桑地,15万亩鱼塘,鱼塘里生活着青鱼、草鱼、鲢鱼、鳙鱼四种鱼。我们经过一个鱼塘的时候,看到鱼塘边有牌子写道“18000尾”,原来那么一块鱼塘便有这么多的鱼,真不知道整个桑基鱼塘有多少鱼。桑基鱼塘的路走起来咯吱咯吱的,竟有沙滩的感觉,我们好奇地向楼老师发问,她解释道:咯吱咯吱的声音缘自螺蛳壳,鱼塘里的青鱼吃螺蛳,螺蛳的壳留在塘泥里,等到冬天,鱼塘里的鱼捞尽了,人们就会将塘泥翻到地面上来,而有螺蛳壳的淤泥则可以种出品质更好的桑叶。多完美的生态循环链!
桑基鱼塘有好几种不同用途的桑树。比如专门“供应”桑叶的桑树,鱼塘边上就有很多,它们并不高挑,也就不到两米,这是为了方便人们采摘桑叶;比如,有专门“供应”桑葚的桑树,每年5月10日前后,这里就有可以吃到撑的桑葚;还有观赏性的桑树,十分高挑,形态优美。
采桑叶
除了桑树,桑基鱼塘还种了棉花、生菜等植物。养桑蚕、养鱼、种菜便是村民们的日常。
桑树浑身都是宝,桑上寄生的桑黄可以用于治疗血崩、血淋等;蚕沙可以用来袪风湿、和胃化湿;而桑叶则性味甘、苦寒,有疏散风热,清肺润燥,清肝明目的功效。
湖桑茶
我们还品尝到了网红“湖桑茶”。楼老师介绍,这款用桑叶研发的药茶已获得三项专利。湖桑茶通常采用口感更好的秋天的桑叶,干品看起来长得和绿茶很像,但一将它放入水中,不过几秒,它便舒展开来,变成一块块桑叶碎片。汤色澄绿的桑叶茶含入口中,口感清香甘醇,喝起来却没什么苦味。“桑叶茶主要可以用来辅助降血压、降血糖,但也有减肥瘦身的作用。”楼老师这一说,我们两个吃货瞬间眼睛一亮,真没想到竟有和蚕宝宝抢吃食的一天。
记得当晚,同事吃了两个粽子、三块糕点、两只鸡爪、半碗牛肉粉丝,半盘银鱼炒鸡蛋和一个千张包子,仅仅喝了一杯桑叶茶,竟在两点四十八分的凌晨饿醒。我深刻体会到了桑叶茶强大的消食功能。
药食同源,期待复兴
说起来,湖州药食同源的美味并不少。
太湖南岸曾种了很多荷花。荷花甚美,也有大用,藕和莲子能食用,莲子、根茎、藕节、荷叶、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。莲子性味平、甘、涩,可补脾止泻、益肾涩精、养心安神,主治脾虚久泻、遗精带下,心悸失眠;健脾祛湿、清热益心的薏米莲子粥是人们熟知的养生粥,煮至半熟的薏米,加上莲子与冰糖,一起在火中细细熬制,是南方孩子的最爱。
夕阳下的荻港
莲藕则更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。江南的桂花糖藕至今仍是一种风行的美味小吃。淡淡的桂花和红糖的甜香,浓郁的糖浆包裹着藕片,咬上一口,脆脆的藕片,糯糯的糯米,舌尖触及的细小桂花,便是治愈心情的最好甜食之一。北方则有一种叫做藕合的小吃。炸至金黄的藕合,表面是一层面粉,两片藕之间则是精细的猪肉末,咬上一口,外软中脆内绵细,淡淡的咸味配上浓浓的肉香,极符合肉食者的口味。从药理上讲,藕节性平、味甘涩,有止血、消瘀的功效,主治咳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子宫出血等。用藕制成的藕粉,能消食止泻、开胃清热、滋补养性,预防内出血。
荷叶的用处也不小,除了能做荷叶饭、荷叶鸡、粉蒸肉等美食外,还有消暑利湿、健脾升阳、散瘀止血的功效,可主治暑热烦渴、头痛眩晕、水肿、食少腹胀、泻痢、白带、脱肛、吐血、咯血、便血、崩漏、产后恶露不净、损伤瘀血等。
百合也曾是湖州农业的重要部分。药用百合可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,主阴虚久嗽、痰中带血、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、失眠多梦、精神恍惚,以及痈肿、湿疮等。食用百合带着些许苦味,因此我煮百合汤常会加些冰糖,或是口感清甜的配料,夏天做冷饮,最合适不过了。
湖州长兴有一条著名的银杏长廊。整个长廊长约12.5公里,约有3万株原生野银杏,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树2700多株。秋日时节,落叶纷纷,一片金黄,阳光透过林间,静谧至极。然而我最爱的还是银杏的果实——白果。小时候妈妈常把白果拌盐小火炒一下,一次十五颗,给我当饭后的小零食,剥掉白外壳,黄色的嫩肉看着就十分诱人,微苦中带着清香。白果性味平、干、苦涩,具有润肺化痰、止喘平咳、涩精止带的功效,主敛肺气、定喘嗽、止带浊、缩小便,消毒杀虫等。但它含有的氢氰酸毒素毒性很强,即便遇热后也只是减轻了毒性,所以只能少量品尝做熟了的白果。据湖州人说,十多年前,长兴的白果一斤可以卖到将近三十元,种的人也多,可惜近些年,价格卖不上去,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小。
白果、荷花、百合,他们都遭遇到了类似的命运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它们在湖州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,规模和经济效益越来越低,最终产业萎缩,市场被外地产品占据。比起它们,荻港的桑基鱼塘显然找到了自己的出路。
桑之征程,方兴未艾
荻港已经不满足于桑叶的初级加工,而是开发了一整套的桑鱼产品。作为一个吃货,桑系列零食成了我们眼中最诱惑的存在。
桑果酥四四方方的,白色半透明的糯米纸包裹着紫色的瓤,像是用粉末捏合而成的糕点,糕点上的斑斑点点便是桑果的果肉。含入口中,糯米纸很快便融化不见,桑果酥则口感细腻,慢慢在舌面滑动,舌尖一抵,便滑入喉间,还剩一点桑葚的碎屑证明它的存在。甜味是它最主要的元素,十分符合“甜食党”的口感。
桑果糕则是另一番风味。它也是四四方方的形状,凝固的黑色膏体,体中还有白色核桃仁,外面也包着一层糯米纸,有点像阿胶膏。咬一口,糯糯的,微微的甜味配合嫩嫩的核桃仁,瞬间捕获了我的心。心动的结果就是买了两大盒。
桑塘饺则是两块为一小包,一左一右,像是人的肺叶一般。桑塘饺外还裹了一层绿色细腻的桑叶粉,轻轻一抖,便落下来。咬一小口,近半厘米厚的粉末落入口中,淡淡的清甜中有着一种若有似无的桑叶清爽感。而桑塘饺深色的馅料则露了出来,像个栗子,轻轻一敲,还挺硬的,再小小咬一口,仿佛咬到了酥饼的外壳,一看,有点像千层饼,一层层的。我想,也许桑塘饺的做法便是包一个小小的无馅饼,炸过之后裹上厚厚的桑叶粉。
桑鱼酥是长方体的,糯米纸下,淡绿、米白、深绿三种颜色构成了一幅鸟瞰山川图。深绿色的曲线便是河流,浅绿色的区域便是高山,白色的曲线像深谷。桑鱼酥给人的第一口感是粉粉的,之后是甜,再之后则是浓郁的桑叶香,它也是桑系列中桑叶清爽口感最深的零食。
桑葚干闲的无聊时可以放嘴里嚼着,桑果酱拌牛奶的滋味让我幸福得眯起了眼。
不光是桑树,鱼塘里的鱼也另有一番境遇。荻港开起了鱼庄,热闹的餐饮业源源不断将游客吸引进来,有机无污染的鱼成就了人们盛赞的饕餮盛宴。
开发新产品与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相结合,这让荻港这个古村焕发了新的生机,也让湖州的药食同源产业有了新的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