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谈《神农本草经》
文/浙江中医药大学 宋捷民
从前药材店挂出的招牌上,常画有一位身上长着毛,腰里围着树叶,头上长有突起的象两个短角的奇怪人,这位就是中国医药的始祖,叫神农氏。在我国自古有 “神农尝百草之滋味,一日而遇七十毒”的传说。
而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就叫《神农本草经》。有人说是神农氏所著,也有人认为是众多医药学家加工整理而成。为什么称本草经呢,因为中药来源于大自然,具有天然、绿色、污染少、副作用小等优点。中药有石、草、虫之分,草被泛指为植物,植物类药占85%以上,古有“诸药以草为本”的说法,中药以草为主流、为根本。因此,几千来相沿把袓国药物称本草,如《神农本草经》一书,就可以理解为《神农中药经》。“经”一指书籍,二指思想理论、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最早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,如四气五味、有毒无毒、配伍法度、辨证用药原则等,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,是一本经典的用药标准及用药理论指导书。因为《神农本草经》主要总结了汉朝以前三千年的中医用药经验,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理论上的指导性,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,所以经常听一些名老中医引用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内容来指导用药处方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成书于东汉时期,沿用了500余年,原著在唐初已失传,但是很幸运的是,宋朝发明了印刷术,可以大量地印刷书本,并且历代不断地复刻重刊,使不少中医药文献得以保存下来。而在宋朝印刷的《证类备急本草》一书中,居然较完整地记载了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内容,并以红字明显地标注了出来。因此,明清以来的中外学者利用这一特点,通过多种书籍的考订、整理,又辑复成了《神农本草经》 。
传说中的“神农氏”
《神农本草经》全书载药365种,以应农历一年365天,也应地球自转一周360度之天象。梁代,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:“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,法三百六十五度,一度应一日,以成一岁”。书中植物药252种、动物药67种、矿物药46种。全书共分四卷,卷一为序录,卷二为上品药,卷三为中品药,卷四为下品药。
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
卷一为序录,实际上就是本书的总论。主要是用药理论指导内容。中医学认为疾病是致病因素(邪气)作用于人体,机体正邪斗争,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。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、消除病因、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,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序录,明确提出“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,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。”同时指出“治寒以热药,治热以寒药”,以纠正偏寒偏热之疾,这成为后世临床用药的总则。它认为“药有阴阳配合。”“有单行者,有相须者,有相使者,有相畏者,有相恶者,有相反者,有相杀者。凡此七情,合和视之。”创立了药物七情合和配伍原则,为后世遵循而沿用至今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将药物的有毒无毒作为归类的标准。书中认为:上品“无毒”;“中品无毒有毒”;“下品多毒”。认为“药有君臣佐使,以相宜摄,合和宜用”。才能使制方发挥最好的疗效。序录还论述了中药的服药方法及丸、散、膏、酒等多种剂型,并介绍了中药的产地、采集、加工、贮存、真伪鉴别等。
卷二为上品药,《神农本草经》曰:“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,主养命以应天,无毒,多服久服不伤人。欲轻身益气,不老延年者,本上经。”中医学提倡“天人合一”,人类应该顺应自然,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00-175岁。所以上品药的主要作用是——主养命以应天,使人轻身益气,不老延年。上品之药能顺应人体自身的机能发生作用,帮助五脏功能顺利运行,顺其势而为之,顺之曰补,故上药多为补药,治病当顺其势者,上品药多作为君药使用,如石菖蒲、菊花、人参、天门冬、甘草、干地黄、白术等。
卷三为中品药,“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,主养性以应人,无毒,有毒,斟酌其宜,欲遏病补虚羸者,本《中经》。”性是指人类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、作用等,包括人的体力和脑力。其下降可导致致病因素(邪气)入侵,形成疾病。中品药的主要作用是,主养性以应人,达到遏病补虚羸的目的。中品之药能顺应人体自身机能,对于正气不能正常的各归其位,或者阴不能达阳,或者阳不能达阴产生的疾病,用中药进行疏通,故中药多为通药,治正气郁不在其位病者,中药为之。中品药多作为臣药使用,如干姜、葛根、苦参、当归、麻黄、芍药、秦艽、知母、贝母等。
卷四为下品药,“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,主治病以应地,多毒,不可久服,欲除寒热邪气、破积聚、愈疾者,本《下经》。”对于以邪甚的疾病,中医往往采用祛邪为主的方法,消除病因,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。所以下品药的主要作用是,主治病以应地,能除寒热邪气、破积聚、愈疾病。下品药是治病救人用的,人体邪堵了就攻破,机能沉衰了就刺激,逆势而为,用下品药进行逆向救治,逆之曰泄,故下药皆为泄药,对于该亢奋的沉衰了,该通顺的积滞了的疾病,下品药为之。下品药多毒,善于攻邪,但也宜克伐人体正气,不可久服,常作为佐使药使用,如附子、半夏、大黄、葶苈、藜芦、狼毒、贯众、蜈蚣、蚤休、桔梗等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所指药物的有效功能,如薯蓣补中益气、茵陈退黄疸、续断续筋骨、海藻消瘦、常山愈疟、柴胡解除寒热、大黄荡涤肠胃、漏芦下乳汁、括萎根主消渴、麻黄止咳逆上气等,后人临床投治,无不疗效卓著。但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的知母行水,桔梗活血安神,地黄逐血痹、除痹,秦皮乌发,柴胡明目,当归止咳下气等有效功能,目前临床中医多已不知而不用。所以读经典是很重要的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所载药品,包括高低等动植物。高等植物如人参、当归;低等植物如茯苓、灵芝;而牡蛎、水蛭、白僵蚕等属于低等动物,鹿茸、羚羊角等为高等动物药材。矿物药包括金属如代赭石、磁石和非金属盐如朴硝、滑石等。从其使用部位来看,植物药有根、茎、花、叶、果实、种子、全草的不同;动物药则有皮毛、骨角、肉、胆、卵、脂、分泌物之异,由此可见其品种来源极为丰富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有多种辑本,其中著名的有孙星衍、孙冯翼同辑本、顾观光辑本和日本森立之辑本,我们买书时可选用这些人写的《神农本草经》。